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
音乐是游戏的灵魂,往往承载着唤醒记忆的功能,能够大大扩展玩家与游戏本身的连接。近年来,国产游戏不断“出海”,中国风游戏配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,以游戏BGM为载体的音乐会更是如火如荼地举办。
8月2日,“成都造”文物类拟人游戏《物华弥新》在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“籁古新音”音乐会。音乐会共包含二十余首演奏曲目,均是游戏内玩家耳熟能详的乐曲。现场邀请民乐团进行演绎,用琵琶、唢呐、古筝等传统乐器搭配大提琴、中提琴等西洋乐器,古韵新声,带来不同的场景体验。
演出现场
记者从游戏主创团队处了解到,《物华弥新》是一款由成都本土研发团队打造的文物拟人游戏,目前已与国内多个博物馆合作,将许多经典文物开发为游戏人物角色,例如故宫博物院的金瓯永固杯、千里江山图,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盂鼎,甘肃省博物馆的铜奔马,河北博物院的长信宫灯,河南博物院的贾湖骨笛,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、越王勾践剑,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银香囊,辽宁省博物馆的洛神赋图,四川博物院的制盐画像砖、格萨尔唐卡等等,囊括了全国各地博物馆的许多“镇馆之宝”,又结合动漫化游戏化的时尚创新,在年轻人中深受欢迎。
展开剩余61%演出现场
音乐会当晚,许多游戏玩家从全国各地赶来,参加本次成都“先声场”音乐会。一位从浙江赶来的观众告诉记者,她因为这个游戏从原来的文博“小白”彻底爱上了逛博物馆,这次借音乐会的机会顺道到成都旅行,计划先到四川博物院、成都博物馆,还会去三星堆游览。她希望能打卡所有《物华弥新》中角色所在博物馆,“集齐”所有器物。
不少观众着汉服或是COS服装前来观演
《物华弥新》的音乐制作人闫东炜告诉记者,音乐会最大的亮点是民乐和现代音乐的结合。他希望借用简单好听的旋律,把传统的东西带给观众。他认为,音乐本身也能代替游戏画面,成为媒介,让听众得以绕开数字的屏障,直接与器物背后承载的情感与故事共振。
演出现场
游戏中繁杂的角色人设不同,音乐创作者如何做到风格多变但精神统一呢?闫东炜解释了游戏音乐创作的逻辑,他提到“听感色号”一词,即一种整体的听觉印象。“我在创作东西时,会有意识地去做一个整体的音乐印象,也就是听感。在上述的核心美学框架下,所有的音乐创作都围绕于此展开,再偶尔以纯古风作为点缀。”因此,用音乐比表现这些文物拟人角色时,他也并不认为某一件文物就要使用某种固定的乐器,除非其本身就是乐器。在大部分时候,游戏配乐是跟随剧情文案来的。
记者同时了解到,《物华弥新》OST音乐专辑也将在音乐会后择日在流媒体平台上线。
(图据主办方)
发布于:四川省曼雅配资-上网配资炒股-昆明配资最快的方法-配资哪家比较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