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环球网报道,叙利亚大马士革总统府遭以军空袭的画面在社交媒体疯传,让外界再次聚焦这个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家。这场袭击,不仅撕开了叙利亚临时政府脆弱的面具,更将朱拉尼政权的生存危机推到了台面上。
故事要从几天前说起。叙利亚临时政府军突然对南部苏韦达省发起攻势。这支由各派系拼凑而成的军队,这次倒是下了血本:精锐内务部队和第52师作为先锋,先用无人机群压制德鲁兹民兵据点,装甲纵队随后长驱直入。短短几小时,他们就控制了警察局、政府大楼等关键设施,眼看就要把苏韦达省收入囊中。
内塔尼亚胡(资料图)
但转折来得太快。当叙军装甲车开进郊外开阔地时,以色列F-15I战机突然现身。精准的空袭像一把重锤,把坦克、火箭炮和运兵车砸成废铁。失去重火力的叙军瞬间陷入被动——德鲁兹民兵熟悉每一条小巷、每一栋建筑,他们躲在屋顶、门后放冷枪,甚至得到戈兰高地对面以色列德鲁兹人的跨境支援。一天不到,德鲁兹武装不仅夺回市区,还切断了朱贝布高速公路和109号公路的补给线。第52师师长在混战中负伤,部队只能仓皇后撤。这场溃败有多彻底?叙军对苏韦达省的控制权,基本算是崩了。
展开剩余68%以色列的打击目标从苏韦达转向大马士革核心区。总统府所在地被导弹击中,国防部大楼冒起浓烟,叙军总参谋部也未能幸免。现场画面显示,爆炸掀翻了部分建筑屋顶,碎片散落一地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这次行动被外界解读为“警告”——以色列似乎掌握了叙军高层动态,连总统府的位置都摸得门儿清。
内塔尼亚胡(资料图)
特朗普解除对叙制裁后,叙利亚经济重建提上日程。但要发展经济,得先肃清地方割据势力——尤其是长期自治的德鲁兹地区。苏韦达省对朱拉尼来说,简直是块“战略宝地”:这里不仅是德鲁兹人的传统自治领,更是伊朗系武装从黎巴嫩渗透进叙利亚的重要通道。要是能控制苏韦达,既能削弱内部反对派,又能向美国证明自己“清剿亲伊朗势力”的能力,为后续谈判争取筹码。
但以色列哪能让他如愿?在以方眼里,叙利亚南部绝不能出现一个统一政权。德鲁兹民兵的存在,对他们来说是个“防火墙”——能有效阻隔真主党等势力从黎巴嫩渗透进来。更关键的是,以色列一直把叙利亚南部视为“安全缓冲区”,绝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(尤其是伊朗)在这里扩大影响力。
这就把朱拉尼逼进了死胡同。他想靠军事手段统一南部,以色列就用空袭打断他的攻势;他想谈判收编德鲁兹武装,又怕其他军阀不满,导致联盟分崩离析。更要命的是,过渡政府内部早就是个“火药桶”——各派系为了资源分配闹矛盾,对外行动屡遭挫败只会让朱拉尼的威信越来越低。要是再这么输下去,别说巩固权力,连政权稳定都成问题。
以色列的策略很明确:用军事压力消耗朱拉尼的资源。每次叙军南下都被打退,武器装备、兵力都在消耗;可要是朱拉尼放弃统一,地方割据只会更严重,经济重建更没希望,政权稳定性又会受冲击。这种“打也不行、不打更不行”的困境,正是朱拉尼政权的结构性缺陷。
内塔尼亚胡(资料图)
美国在这场博弈里扮演的角色更微妙。特朗普政府一面解除制裁鼓励叙利亚重建,一面默许以色列的行动。表面上看,美国是在“推动叙利亚稳定”,实际上可能另有算盘:一个四分五裂、无法统一的叙利亚,对美国来说更有利——既不会威胁以色列安全,又能通过代理人控制局势。至于朱拉尼政权的死活,美国可能根本没放在心上。
这场危机背后,是叙利亚问题的复杂本质。它从来不是单纯的内战,而是美俄以伊等多方势力的角力场。俄罗斯支持叙利亚政府,以色列要保自身安全,伊朗想扩大影响力,美国则在“控制”和“撤出”间摇摆。朱拉尼以为靠向美国就能换来发展空间,但以色列用导弹证明:在中东,实力才是硬道理。
发布于:江苏省曼雅配资-上网配资炒股-昆明配资最快的方法-配资哪家比较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